湖北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
(共計35項)
序號 |
類別 |
編號 |
項目名稱 |
申報地區(qū)或單位 |
317 |
一、民間文學(4項) |
Ⅰ-46 |
大禹治水傳說 |
武漢市漢陽區(qū) |
318 |
Ⅰ-47 |
長樂坪民間故事 |
五峰土家族自治縣 |
319 |
Ⅰ-48 |
陳細怪傳說 |
蘄春縣 |
320 |
Ⅰ-49 |
神農(nóng)架野人傳說 |
神農(nóng)架林區(qū) |
321 |
二、傳統(tǒng)音樂(2項) |
Ⅱ-59 |
古琴藝術 |
武漢市武昌區(qū) |
322 |
Ⅱ-60 |
打火炮 |
神農(nóng)架林區(qū) |
323 |
三、傳統(tǒng)舞蹈(2項) |
Ⅲ-30 |
海馬 |
潛江市 |
324 |
Ⅲ-31 |
旱船 |
孝昌縣 |
325 |
四、傳統(tǒng)戲?。?項) |
Ⅳ-29 |
木偶戲(武漢杖頭木偶戲) |
武漢市 |
326 |
五、曲藝(5項) |
Ⅴ-33 |
襄河道墜子 |
襄陽市 |
327 |
Ⅴ-34 |
蓮花落 |
天門市 |
328 |
Ⅴ-35 |
竹琴 |
利川市 |
329 |
Ⅴ-36 |
武漢相聲 |
武漢市 |
330 |
Ⅴ-37 |
講書鑼鼓 |
鶴峰縣 |
331 |
六、傳統(tǒng)體育、游藝與雜技(3項) |
Ⅵ-11 |
太乙金剛拳 |
仙桃市 |
332 |
Ⅵ-12 |
魚門拳 |
潛江市 |
333 |
Ⅵ-13 |
孔門拳 |
大冶市 |
334 |
七、傳統(tǒng)美術 (共計2項) |
Ⅶ-26 |
玉雕(老河口玉雕) |
老河口市 |
335 |
Ⅶ-27 |
面花(潛江面塑) |
潛江市 |
336 |
八、傳統(tǒng)技藝(12項) |
Ⅷ-53 |
鹽蛋制作技藝(沙湖鹽蛋制作技藝) |
仙桃市 |
337 |
Ⅷ-54 |
鹵菜制作技藝(毛嘴鹵雞制作技藝) |
仙桃市 |
338 |
Ⅷ-55 |
傳統(tǒng)魚類菜肴制作技藝(筆架魚肚制作技藝) |
石首市 |
339 |
Ⅷ-56 |
紅茶制作技藝(楊芳林瑤山紅茶制作技藝) |
通山縣 |
340 |
Ⅷ-57 |
傳統(tǒng)米食制作技藝(潛江焌米茶制作技藝) |
潛江市 |
341 |
Ⅷ-58 |
制秤技藝(江氏秤制作技藝) |
武漢市新洲區(qū) |
342 |
Ⅷ-59 |
制傘技藝(蘇恒泰油紙傘制作技藝) |
武漢市硚口區(qū) |
343 |
Ⅷ-60 |
彩扎(天門紙花制作技藝) |
天門市 |
344 |
Ⅷ-61 |
青銅器制作技藝(青銅鏡修復及復制技藝、青銅編鐘制作技藝) |
鄂州市、隨州市曾都區(qū) |
345 |
Ⅷ-62 |
制漆技藝(壩漆制作技藝) |
利川市 |
346 |
Ⅷ-63 |
裝裱修復技藝(古籍修復技藝) |
武漢市 |
347 |
Ⅷ-64 |
楚簡制作技藝 |
荊州市 |
348 |
九、傳統(tǒng)醫(yī)藥(2項) |
Ⅸ-16 |
傳統(tǒng)中醫(yī)藥文化(葉開泰傳統(tǒng)中醫(yī)藥文化) |
武漢市 |
349 |
Ⅸ-17 |
中醫(yī)診療法(牛皮癬診療法) |
宜昌市伍家崗區(qū) |
350 |
十、民俗(2項) |
Ⅹ-23 |
元宵節(jié)(房縣火龍、通城賽鑼賽亮、肖港抬故事) |
房縣、通城縣、孝感市孝南區(qū) |
351 |
Ⅹ-24 |
吊鍋習俗(麻城東山吊鍋、羅田吊鍋) |
麻城市、羅田縣 |
湖北省省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
(共計28項)
序號 |
類別 |
編號 |
項目名稱 |
申報地區(qū)或單位 |
8 |
一、民間文學(2項) |
Ⅰ-8 |
禪宗祖師傳說 |
武穴市 |
185 |
Ⅰ-26 |
三國傳說(石首三國傳說) |
石首市 |
210 |
二、傳統(tǒng)音樂(1項) |
Ⅱ-51 |
吹打樂(天門吹打樂、坪壩營鎮(zhèn)嗩吶) |
天門市、咸豐縣 |
119 |
三、傳統(tǒng)舞蹈(2項) |
Ⅲ-16 |
龍舞(王貴武龍燈、上津火龍) |
黃石市經(jīng)濟技術開發(fā)區(qū)、鄖西縣 |
213 |
Ⅲ-24 |
獅舞(巴河天獅舞) |
浠水縣 |
52 |
四、傳統(tǒng)戲?。?項) |
Ⅳ-2 |
荊河戲 |
石首市 |
125 |
Ⅳ-17 |
皮影戲(麻城皮影戲、紅安皮影戲、巴東皮影戲、鄖陽皮影戲) |
麻城市、紅安縣、巴東縣、十堰市鄖陽區(qū) |
175 |
Ⅳ-21 |
漢劇 |
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 |
176 |
Ⅳ-22 |
楚劇 |
武漢市 |
178 |
Ⅳ-24 |
黃梅戲 |
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 |
85 |
七、傳統(tǒng)美術(5項) |
Ⅶ-5 |
剪紙(南漳剪紙) |
南漳縣 |
225 |
Ⅶ-12 |
木雕(武漢木雕、黃楊木雕、利川木雕) |
武漢市江岸區(qū)、谷城縣、利川市 |
289 |
Ⅶ-20 |
竹雕(咸安竹雕、通山竹雕) |
咸寧市咸安區(qū)、通山縣 |
290 |
Ⅶ-21 |
竹編(宣恩竹編) |
宣恩縣 |
291 |
Ⅶ-22 |
神像雕塑工藝(麻洋神像雕塑) |
天門市 |
142 |
八、傳統(tǒng)技藝(10項) |
Ⅷ-6 |
傳統(tǒng)棉紡織技藝(棗陽粗布制作技藝) |
棗陽市 |
146 |
Ⅷ-10 |
楚式漆器髹飾技藝 |
湖北省博物館、隨州市曾都區(qū) |
151 |
Ⅷ-15 |
醬菜制作技藝(白花菜制作技藝) |
京山縣 |
233 |
Ⅷ-23 |
傳統(tǒng)榨油技藝(陽新榨油技藝、鄖陽榨油技藝) |
陽新縣、十堰市鄖陽區(qū) |
234 |
Ⅷ-24 |
糕點制作技藝(揚子江傳統(tǒng)糕點制作技藝、東坡餅制作技藝、八角雪棗制作技藝) |
武漢市武昌區(qū)、黃岡市、荊門市東寶區(qū) |
236 |
Ⅷ-26 |
蒸餾酒傳統(tǒng)釀造技藝(枝江酒釀造技藝) |
枝江市 |
237 |
Ⅷ-27 |
綠茶制作技藝(欒師傅制茶技藝、團黃貢茶制作技藝) |
宜昌市夷陵區(qū)、英山縣 |
247 |
Ⅷ-37 |
蒸菜制作技藝(竹溪蒸盆制作技藝) |
竹溪縣 |
297 |
Ⅷ-42 |
米酒制作技藝(棗陽黃酒制作技藝) |
棗陽市 |
301 |
Ⅷ-46 |
黑茶制作技藝(長盛川青磚茶制作技藝) |
宜昌市伍家崗區(qū) |
309 |
九、傳統(tǒng)醫(yī)藥(2項) |
Ⅸ-13 |
中醫(yī)正骨療法(老四知堂鄭氏正骨療法) |
武漢市硚口區(qū) |
311 |
Ⅸ-15 |
中醫(yī)傳統(tǒng)制劑方法(七星鎮(zhèn)痛膏制作技藝) |
襄陽市襄城區(qū) |
257 |
十、民俗(1項) |
Ⅹ-14 |
廟會(木蘭廟會) |
武漢市黃陂區(qū) |
來源:湖北省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官網(wǎng)-鄂政發(fā)[2016]38號
聲明: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文圖或來源標注錯誤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作者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