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古族自稱“蒙古”(mon-gol),其意可解為“永恒之火”;“蒙兀”是“蒙古”一詞最早的漢文譯名,始見于唐代;蒙古族一般還被稱為“馬背民族”。額爾古納河畔是蒙古族的歷史搖籃。其族源當可上溯至遠古時代,后與匈奴、東胡等淵源頗深。“蒙古”最初只是蒙古諸部中的一個部落名稱。約在公元7世紀,蒙古部從額爾古納河流域開始向西部蒙古草原遷移。
城市化進程的加快,部分牧民進城務工,把子女帶到城鎮(zhèn)就讀。農(nóng)村牧區(qū)撤鄉(xiāng)并鎮(zhèn)、合校并點,農(nóng)牧民的子女離開...